登录 |  注册

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系列报道之绿色发展篇 厚植生态文明沃土

来源: 十堰日报     |    作者: 赵清  叶楚榕      |     发布日期: 2023-04-07     |     [      ]

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绿色出行……从机关到学校,从餐馆到家庭,环保、节约、低碳的价值理念已在十堰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以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让市民群众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受益者,取得了良好成效。

环保低碳成共识

“鼓励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移动端 App等技术手段,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垃圾分类全过程数字服务、智慧监管。”在《十堰市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规范》意见征集活动中,网友洪女士建议。

今年2月下旬,我市围绕衣、食、住、行等十大方面,制订《十堰市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规范》,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市民群众累计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

走进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空气清新,万木吐翠,村庄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每天早上一起床,村民王少财就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收拾整齐,然后把垃圾分类装好,等待清运员上门收。该村将垃圾分类写进村规民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形成“少数带多数、先进带后进、小手拉大手、一片带整村”良好氛围,实现垃圾“随手扔”向“随手分”转变,“沙沟经验”在全市推广,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为进一步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我市利用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时时处处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

光盘行动成习惯

严查餐饮服务经营者是否主动提醒消费者理性点餐;饭店醒目位置张贴摆放“适量点餐、避免浪费”等标识……一系列举措助推“光盘行动”落到实处,让“舌尖上的节约”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养孩子们的节约意识至关重要。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

在郧阳区第二中学食堂门口,老师将各种学习用品奖励给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干净的学生,引导他们爱惜粮食、文明用餐。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广大市民、餐饮经营者积极响应、共同发力,让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爱惜粮食、科学点餐、理性消费,做“光盘行动”的倡导者,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

保护环境成自觉

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息息相关。常年生活在十堰的人们,对天蓝、水绿、山青的感受格外真切。

“十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今年70岁的市民李大爷深有感触地说,“每天沿着百二河散散步,抬头能看见蓝天白云,心情特别舒畅。”

“做忠实守井人,打造国家级清洁水源地。”在去年世界环境日十堰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上,22名学生代表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庄严宣誓。

“先扫房前屋后,再扫马路、清理垃圾……”茅箭区大川镇大川村人人动手扮靓村庄。“河道垃圾没了,马路干净整洁,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清洁行动中来。”村干部徐小红说。

我市大力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十堰蓝”“十堰绿”已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今年2月18日,位于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小康十堰空港工厂光伏电站项目一期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年可发电4000万千瓦时,年均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氮氧化物5000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低碳,家家助力。我市累计投资12亿余元,对1641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引导村民争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参与者、推动者。“人们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从思想上转变就能在行动中践行。”市民王志平说。

绿色出行成风尚

沐浴着暖暖的阳光,骑行在大街小巷;乘坐新能源公交车,让私家车“休个假”;步行上班,唤醒一天的能量……眼下,绿色生活理念正不断融入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行动自觉。

“我出门基本是骑行,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市民周磊告诉记者,他还经常与“骑友”相约在节假日长途骑行,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

记者从市车管所了解到,2022年全市新上牌的3.7万辆载客汽车中,新能源汽车达5162辆,每7辆载客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今年截至目前,全市新上户新能源汽车906辆,平均每天20辆。

为鼓励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我市引进哈啰、美团、青桔三家共享单车运营商,投放近2万辆单车,为市民提供便捷低碳出行服务。2022年,市城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亿余元,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50台,年均减少碳排放量4300余吨。

绿色出行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契合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我市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融入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市民对绿色出行的认同感、获得感持续增强,绿色出行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