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以诚筑城 以信立市——丹江口市创建“信用城市”工作纪略

来源: 十堰日报     |    作者: 李晓红      |     发布日期: 2024-05-27     |     [      ]

5月20日,笔者从丹江口市发改局获悉,今年2月,丹江口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较去年同期提升80多个位次,在十堰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跻身全省县级市排行榜前10名,多项信用工作指标获得国家信息中心点名表扬。

今年以来,该市建机制、拓平台、强监管、重应用、广宣传,将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与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信用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突出谋篇布局,建立机制强化“推动力”

丹江口市成立“信用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召开联席会议,制订“信用城市”创建工作方案,明确7个方面、23条具体措施,实施清单式、销号式管理,压茬推进任务落实。

持续开展“双公示”信用信息归集,建立“日监测、周反馈、月通报、年评估”工作机制,提升信用信息完整性、及时性和合规性。加强“信用丹江口”平台建设,已归集企业基本信息289万条、信用承诺信息56万条、“七公示”信息81万条,夯实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化基础,实现信息归集、查询、共享、异议、修复等“一站式”服务。

突出信用监管,精准服务激发“内动力”

丹江口市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信用激励和修复机制,激发企业“内动力”。

对诚信主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容缺受理”等服务。建立企业金融服务新机制,从全市9家银行机构和担保公司中选派“金融管家”,直接对接服务企业,量身定制个性金融服务。其中,丹江口楚农商村镇银行对接该市日月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金融管家”,了解到该企业因产品迭代急需资金后,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5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据统计,今年元月至今,该市44名“金融管家”对接企业144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1.97亿元;担保公司对接企业3家,提供担保贷款1390万元。

开展《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4年版)》宣传,对失信行为责任主体进行惩戒。依托湖北省智慧监管信用分级系统,对全市企业完成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在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生态环保、纳税等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协同修复”,累计完成移出异常名录810条。

突出信用应用,惠民便企增强“渗透力”

该市积极推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争取省明确的33个领域改革事项落实落地。

积极推广“信易贷”平台(十堰市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市场主体在平台上注册和发布融资需求信息,强化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和整合利用,通过大数据提升银行审批效率和防控水平,疏通中小微企业融资堵点。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注册丹江口市企业81家,66家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已成功为40家企业发放贷款1.9408亿元。

此外,该市积极争取“信用+两山转化”应用场景列入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事项,推进“信用+治理”“信用+园区”“信用+生态”“信用+旅游”等指定场景建立完善。

突出诚信宣教,优化环境扩大“影响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家无信不睦,国无信不强。近年来,丹江口市加强诚信宣教,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的诚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信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诚信“六进”宣传活动。积极选树诚信典型,引导形成“信用有价值、守信有力量”的良好氛围。

巩固提升“信用+两山转化”“信易游”等典型案例成果,积极传播“信用丹江口”影响力。《信用引来“金融活水”、“两山”转化“流金淌银”》获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信用应用场景微视频“最具实效奖”;3个典型案例和1个短视频获评2023年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及优秀短视频。

下一步,丹江口市将以“信用城市”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信用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政务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提高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水平、持续拓展“信易+”应用场景,推动信用应用向更多领域延伸,不断完善联合奖惩机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便民惠企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不断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