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气温波动加剧,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2月7日,市太和医院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流感病例总体数量有所下降,但甲流、乙流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建议广大市民做好流感预防,切莫“轻敌”大意。
市太和医院防保感控处主任谢多双介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常见表现有发热、咳嗽、头痛、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强、发病较急,症状可以在数小时内迅速加重,高危患者甚至有死亡风险。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属于流感高危人群,感染后更易引发重症,需要格外警惕。当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出现器官受损、严重缺氧等情况。
“根据既往接诊情况,流感流行期一般会持续到2至3月份,虽然目前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但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提早做好个人防护十分必要。”市太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熊畅说。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谢多双建议,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果到人群密集场所要戴好口罩,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尤其是暖气房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增加营养、加强运动、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机体免疫力。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易感人群可提前接种以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需注意的是,任何疫苗的保护效率都不是100%,针对易感人群建议流感季节来临前半个月到1个月接种,因为接种流感疫苗后一般需要15天左右产生抗体,接种后抗体持续时间为6至8个月。鉴于流感病毒存在变异可能,建议重点防护人群如无接种禁忌,每年可在9月、10月前后接种流感疫苗。(刘俊)